中国草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奖励评价
科学普及
研究进展
会员之家
会议系统
 

关注中国草学会

 

关注中国草学会信息之窗

蒙古高原草原科学的集成进展

发布时间:2025年3月30日 来源:中国草学会

蒙古高原草原科学的集成进展

       近日,中国草学会原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山西农业大学侯向阳教授和中国草学会党委纪检委员、副监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王育青研究员等近70位中蒙草原专家共同编著的《蒙古高原草原科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受到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该书是侯向阳等专家继出版《中国草原科学》等系列著作后的又一部力作。全书150万字,分上下册。内容涵盖蒙古高原草原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草原气候、土壤、动植物区系、草原植被类型与地理分布、草原资源、饲用植物资源评价及利用、草原退化与草原治理、草原灾害监测预警及防控、草原畜牧业等自然科学领域,也包括草原管理政策和草原文化等社会科学文化领域。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将是草原及相关科学领域工作者必备的案头书籍。国内外知名学者任继周、李文华、南志标、唐华俊四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及蒙古国科学院院士策仁达希为该书作序,足见其受重视程度之高。

       中蒙两国共居面积辽阔的蒙古高原,是两国重要的生态资源、畜牧业生产基地及草原游牧文化传承的载体,对于两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蒙古高原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中国、蒙古国、俄罗斯、美国、日本等众多动植物分类学、生态学、草原学、畜牧学、地学等领域的科学家奉为至宝的科研平台,被认为是开展大尺度气候变化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开展环境和生物进化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也是优质抗逆生物基因资源挖掘、创新和利用的天然实验室,更是不同草原管理制度和模式比较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因此,多年来,蒙古高原草原一直是草业科技工作者十分热衷的研究领域。过去60年,中蒙两国对蒙古高原草原均做了大量研究和实践工作,梳理总结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形成一部蒙古高原草原科学的集大成者,对促进蒙古高原草原科学研究和实践意义极大,对推进下一步研究和发展意义重大。

       随着当前我国全面实施“一带一路”和平开放创新发展倡议,随着全球变化和经济科技全球一体化的主流发展趋势,整体关注和研究蒙古高原草原的意义愈加凸显。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在蒙古高原这样跨国大尺度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研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对草原生态系统及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及适应对策;迫切需要共同考察和保护草原生物资源、共同推进草地生态管理和退化沙化治理;迫切需要共同传承和发扬草原传统文化,并共同推进草原畜牧业现代化转型。蒙古高原作为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和管理利用价值。由侯向阳教授和王育青研究员等组织,汇集中蒙两国老、中、青年专家编撰此书,其中,有的是年逾古稀的老专家,有的是而立之年的学界新秀,作者们充分利用中文、英文及蒙文记载的不同年代和多种学术专著、论文等的纸质及电子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文献收集与考察,系统总结梳理蒙古高原草原研究的学术进展。这从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国别,体现了作者们从国际视野中去概括与总结,是中蒙两国科学家共同整理和总结的结晶,是蒙古高原中国和蒙古国两部分多年研究成果的知识汇集和集大成者。

       本书是对包括蒙古国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科学研究所做的全面总结。作者们本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理念,从浩瀚的文献资料当中梳理、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中蒙两国的研究成果,其中,来自蒙古国科学家的成果约占全书总篇幅的1/3。编者们进而对这些成果进行了系统而周密的编排。用较大的篇幅介绍了截至目前人们对蒙古高原的认识,包括草原的气候与变化,土壤的类型与分布等,从草原资源利用的角度论述了蒙古高原草原资源和饲用植物资源的概况、分类和利用价值,同时也总结了蒙古高原草原退化与治理的经验,灾害的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该书也包括了蒙古高原畜牧业发展及相关政策和文化等方面的成果。因此,可以说该书是关于蒙古高原草原科学的系统总结及集大成者,是中蒙两国草原科技工作者协同攻关、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成果。其对中蒙两国草原科技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如今,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世界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而蒙古高原地处古代草原丝绸之路的腹地,“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建设现代化的草地农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以蒙古高原草...原为对象,深入研究总结,对人们重新认识古代草原丝绸之路、茶叶之路,促进古老的草原大漠焕发现代生机将会起到积极作用。本书契合了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总结凝练长期以来中国、蒙古国、俄罗斯等国家的草业科技工作者立足于蒙古高原草原,沉心俯首、前仆后继、铢积寸累、积淀而成的饱含心血的厚重成果。

       在该书中,重点包括了草原退化的研究结果,这是当前蒙古高原草原生态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关于草原退化,人为因子起着主要作用,气候因子也有一定的作用。丢失传统的游牧利用方式、矿山的不合理开采、盲目增加牲畜头数与不合理的畜群结构、商品与贸易不合理搭配等,都加速了草原的退化。目前蒙古国国土的77.8%处于或多或少的荒漠化、土地贫瘠的状态,这引起世界有关国家与地区的关注。该书的出版,将会加深相关国家对蒙古高原草原的认识,提高对该地区生态的关注,促进生态状况的好转。同时对丰富和促进我国及欧亚地区草原与生态环境科学研究及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书可供科研、生产及高等院校农业、牧业、草业、土壤、气候、环境及经济等领域的广大师生和科技人员参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