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书单|草原保护日主题书单
发布时间:2022/6/28 10:07:34
林草兴,生态兴
我国的草原保护日
1985年6月18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标志着我国草原工作进入法治化轨道。
2012年,中国草学会提出把每年6月18日作为草原保护日的倡议,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赞同。之后每年6月18日,草原界都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对提升社会各界保护草原意识、营造草原保护良好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
保护草原的意义
我国是草原大国,草原面积居世界第一。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和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草原工作,做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全面加强草原保护修复,推动草原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草原管理机构得到加强,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取得积极进展,草原资源科学利用水平稳步提高,草原保护修复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草原生态总体状况持续向好,生态服务功能显著提高。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草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对提升草原水土保持、水源涵养、调节气候、荒漠化防治、固碳增汇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生态服务功能以及国家生态安全、食物安全、社会安全、民族安全、边疆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草原保护日主题书单
01
《走进草原——草原知识百问》
《走进草原——草原知识百问》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 | 编
本书梳理了百余个草原知识问答,涵盖了草原基本概念概况、草原调查监测、草原保护和修复、草业发展、草原管理和科研、草原政策法规、草原发展思路等方面内容。本书编写人员长期从事草原行政管理,书中既展示了草原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也融入了作者对草原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考,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较高的参考价值,可供草业、林业、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科研、管理人员和广大师生参阅。
02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主要技术模式》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主要技术模式》
董世魁 | 主编
本书按照内蒙古高原草原区、东北华北平原山地丘陵草原区、青藏高原草原区、西北山地盆地草原区、南方山地丘陵草原区等五大分区,筛选经多年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可推广、可复制、可应用的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模式。本书的出版将为我国退化草原的分区、分类和分级生态修复提供指导和支撑作用。
03
《草原法律法规和文件汇编(2021)》
《草原法律法规和文件汇编(202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 | 编
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草原监管职责划转到新组建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定位发生了重大变化,草原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本书收录了与草原管理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行业文件等。本书是一部全面了解草原法律制度的工具书。
04
《中国草原》
《中国草原》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 | 编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草原的定义、特点、分类、发展,并从自然资源分布、人文特色等多个角度介绍了中国10个具有代表性的草原的基本情况。在每一章节的结尾,以问答的形式对核心知识行了梳理与注释。
05
《草原知识读本》
《草原知识读本》
卢欣石 | 编
本书的编写坚持了知识性、实用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原则,注重突出以下内容特点:第一,对草原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充分的介绍,对草原的发生发展过程、生态功能和社会文化特点进行了简明而系统的总结,力求为科学理解草原内涵和属性提供知识基础;第二,对世界草原和中国草原的类型、分布和生产力进行了对比介绍,可进一步加深对中国草原地位和贡献的理解;第三,客观总结分析了中国草原面临的发展瓶颈和突出问题,力求为解决草原问题提供思考路径和技术方案;第四,系统反映了草原科技教育结构和成果以及法律法规状况,可为建立健全我国草原科教和法制支撑体系提供参考。
美丽的草原我们的家,守好这碧绿的草原、蔚蓝的天空、纯净的河流,让草原常青、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让美丽的草原成为美丽中国的一张绿色名片。
内容来源:内容整理《走进草原——草原知识百问》《退化草原生态修复主要技术模式》等书
图文编辑:于晓文、徐梦欣、包晓琦、王 朝
审 核:于界芬、王 远、杨长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