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86-10-62732799 联系邮箱:cgsoffice@163.com
小草大业 | 校地合作为矿区生态修复提供科技支撑

小草大业 | 校地合作为矿区生态修复提供科技支撑

发布时间:2022/5/24 8:13:44

校地合作为矿区生态修复提供科技支撑近两年,乌海市骆驼山矿区悄然发生的变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原本寸草不生的矿山每到春夏便换上绿色“妆容”,焕发出勃勃生机,与往昔空旷荒凉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而这一变化正得益于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内蒙古典型矿区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该项目也是兰州大学继2019年在乌海市成功实施“腾格里”无芒隐子草矿山修复后,又一个校地科技合作的典型案例。干旱荒漠地区的露天煤矿开采地区,在全球范围内是生态最脆弱、破坏最严重,也是最难修复的地区之一。针对干旱荒漠地区露天煤矿开采区的生态修复问题,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2020年7月组织实施了“内蒙古典型矿区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由内蒙古智矿环保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牵头,联合兰州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力量,在乌海市实施22万平方米的矿区生态修复,并进行植被动态数据采集及预警问题的研究。同时,通过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探索建立内蒙古典型矿区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的矿区生态修复模式。据项目负责人内蒙古工业大学张永锋教授介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集成与示范了超旱生腾格

新华社《瞭望》周刊报道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中青益草”研究生创业团队事迹

新华社《瞭望》周刊报道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中青益草”研究生创业团队事迹

发布时间:2022/5/24 8:13:27

新华社《瞭望》周刊报道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中青益草”研究生创业团队事迹来源: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5月7日,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报道了一组高校毕业生创业事迹,其中就有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研究生创业团队——中青益草。报道聚焦于主创人员王学凯和徐晶晶自身的创业经历,生动描述了团队创业的心路历程。出生于1993年的王学凯属于“被动创业”。学农的他一开始对商业并不太感兴趣,但是多次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的经历,将他一步步推向了成立公司、推广青贮微生物发酵剂的道路上。“读初中的时候,我从新闻上看到了三聚氰胺事件,当时给我的触动很大。发展畜牧业,国家需要好草,那我就要把草做好。”高考的时候,王学凯选择了草业科学。随着学习的深入,王学凯越来越觉得这个专业有价值、有意义。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支持青贮饲草料种植等内容,让他感到十分振奋。本科毕业后,他报考了中国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师从杨富裕教授,深耕这个行业。2020年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评选一等奖、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优胜奖、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

版权所有:中国草学会 京ICP备10039388号